[ Nets | 籃網體系 ] 談談籃網大個子身高?

3     
 

校長說,今天比較沒有什麼重大的簽約消息,多個經理應該是在等安東尼及可愛的落腳處後,才會進行下一個操作,就耐心等候。

JiaHong 大,今早留言與我交流,談到籃網夏季聯賽6″9 Yuta Watanabe/渡邊雄太打 4號位…   其中他提到了體能可以練,厚度可以鍊、外線可以練、觀念可以學,但是ㄧ個球員的“身高”就沒得練、沒得學…

我覺得“身高”這個話題,很有趣~  之前大家“沒有特別聊過”今夏籃網也要補强大個子…  我就在想籃網理想大個子的身高應該是 ??  於是回復了JiaHong 大~

下面是我回復的内容。
(今天NBA沒什麽重大訊息,我“自告奮勇 ”發文這一篇,供大家閑暇之餘,磕磕牙塞塞牙縫打發時間,如您覺得寫的不好不精彩,還請多包涵)

🙂   感謝您又補充一些看法來交流。

尤其談到了“身高”沒得練、沒得學…
您提到了禁區防守與籃板,又以勇士Draymond Green為例…。

我覺得勇士禁區的D.Green算是一個特例,因爲他高 6″7,但他身體夠硬扛得住比他高壯的大個子,另外是他卡位擋人的技巧很好,更重要是他的移動“速度快”,籃網也曾嘗試過 6″7 RHJ和Q.Acy打 5,但效果不是很好。

由於6″9 Y.Watanabe比D.Green更高出 2吋,我想勇士另外一個人會更接近相似,就是同樣高 6″9的Kevin Durant。

勇士以前死亡五小,是以D.Green作爲中軸綫,做無限換防,但 6″9 Kevin Durant加入勇士之後,我發現勇士改變了,改由K.Durant作爲中軸綫,應該說高位(罰球綫與wing附近)中軸是K.Durant,低位(籃板附近)中軸是D.Green,彼此補防換防。爲何高位是K.Durant,相較D.Green,K.Durant更“手長脚長”可以封住更大的範圍。但他兩人都具備補防“速度快”關鍵要素。以前勇士的防守已經做的很好了,如今K.Durant加入,勇士五小的防守更加穩固。

我觀察籃網防守也會向勇士靠攏類似,籃網未來有可能比勇士做的更好,因爲Jarrett Allen是 6″10,他的臂展與K.Durant一樣長,但身高更高 1吋, J.Allen移動速度非常快,上個賽季他是新秀火鍋王,可見他補防的速度與時機,掌握的非常好,所以我樂觀認爲籃網防守以 J.Allen作高位中軸將會比勇士的K.Durant更加穩固成功。

籃網Y.Watanabe,新秀R.Kuruc,勇士K.Durant都是 6″9。
R.Kuruc在新聞記者會上,說自己可以打2/3/4,他說自己的模板就是K.Durant,未來自己會達到K.Durant一樣的等級。我認爲K.Durant不僅是R.Kuruc的模板,同時也是Y.Watanabe的模板。

Y.Watanabe與R.Kuruc》模板就是K.Durant  (無論攻守)

Y.Watanabe如果加入籃網,R.Kuruc將是擺在他前面的競爭者,也就是籃網未來在五小陣容(替補) 4這個位置,買了 2個保險:R.Kuruc與Y.Watanabe

但6″9 R.Kuruc與6″9 Y.Watanabe都不是籃網理想的(先發) 4

籃網理想的 4,應該是6″10或6″11
最佳模板就是公鹿6″11 Giannis Antetokounmpo字母哥。

但這樣的人可遇不可求,籃網比較可能找到的是6″10。
而 J.Allen就是 6″10,他上季的表現,在防守部分已經符合籃網的需要,但身體要練的更硬更壯。J.Allen需要加强的是進攻手段要更多,以及 3分投射。Atkinson已經說他是籃網未來基石之一,我想6″10 是其中一個重要因子。

籃網目前還有一個6″10大個子 E.David ,但他已經29歲,不會是籃網的未來,還有就是他欠缺 3分投射。所以E.David 來籃網,除了補强籃網現在欠缺的大個子,他還可以經驗傳授J.Allen與更衣室領袖之一,他在拓荒者有著膠水功能,相信來籃網也會扮演好這個角色。

所以籃網目前只有 2個6″10大個子 E.David / J.Allen,應該還會補上1~2個大個子打 5籃網理想的 5應該是6″11或7″0。其實上一季,籃網有一個“樣板”就是7″0 Tyler Zeller。許多人或許沒有留意上季T.Zeller先發打了33場,他比大白熊7″1  Timofey Mozgov先發11場還要多出22場,最主要的因素是T.Zeller比T. Mozgov“速度快”。爲何我説T.Zeller是樣板,因爲最終交易出去了,證明T.Zeller攻守仍不能滿足籃網需要,所以是樣板而不是“模板”。

希望籃網Marks》能找到真正“模板”大個子~

41 comments

  1. 頭香,很棒的見解,讚!!!


    Charles Barkley 6呎6吋
    Draymond Green 6呎7吋
    的小巨人 真的是少數,算是奇耙!

    而KD又算是少數中的少數,在二樓投籃真的無解,好比喬丹飛到二樓投籃ㄧ樣。

    不管是小巨人,還是可以在二樓投射的怪物,都是令人稱羨的,
    透過Wewinlife大大的分析可以大致的了解,籃網是朝後者方向追尋的。

    1. JiaHong 大,晚安~

      由於夜間工作,中午發完文就趕緊休息了,遲滯現在回復您,尚請見諒~

      您舉例了幾個球星,説明的非常好,我很認同。
      隨著時代的進步,NBA與球員也是隨之進步,籃網也不例外。
      我觀察現代NBA,個人天賦中“速度”“長度”(不只高度)越來越重要與優勢了…
      籃網重建初期,優先處理“速度”讓球員打快,PACE速度快,我們看到了失誤非常多,球員常常一條龍上籃,後來漸漸穩定下來,球員彼此默契傳球也多了起來…  
      再來,我們看到籃網開始處理/完善“長度”這部分了。

      希望Marks》交易順利找到籃網需要的人~
      加油JLin~
      加油籃網~

  2. KD應該不只6' 9'',那個身高一直被質疑,他應該有快7呎

    實際上,
    阿金教練的體系一直都不是五小,而是五中。

    6' 5'' ~ 6' 7''的後衛,6' 7'' ~ 6' 9''的前鋒,有速度的6' 10''中鋒,
    用相對平均的身高,相對快的速度來壓迫對手,
    然後再轉移到外線的空檔

    1. 酒大講的非常好!

      阿金教練的體系一直都不是五小,而是五中。
      我發現NBA趨勢的確如此,籃網也是朝著這個趨勢方向建隊完善中…
      其中最關鍵的因子,就是“速度”。
      但籃網目前做的不是很好,籃網速度是非常快,但失誤也很多,同樣常打小球的勇士,相形之下失誤就很少,這就顯露出籃網目前仍是個年輕球隊,還有很多成長的空間。

    2. 我也覺得KD少說有6'11'',以前和Duncan站在一起,還比Duncan高!手腳又長,根本無解!可怕的是,他現在會防守!

      去年阿金有提到,現在的籃球觀念是雙前場三後場,阿金的防守體系是換防。而林書豪也提到:他覺得籃網的比賽很多是關鍵時刻多注意一點細節就可以取得勝利。(我也這樣覺得)

      所以,林書豪的回歸就可以看看阿金和Marks的重建有沒有見效,林書豪可以彌補籃網現在缺乏的防守細節和關鍵時刻指揮,因此,放消息說林書豪要被交易掉是一件難以認同的事:要放掉林書豪也要等林書豪真的推不動阿金的體系才交易,假如林書豪真的帶動阿金體系入季後賽前段,現在放掉不就前功盡棄?

       

    3. 酒大與Chun-wen Chiu大,一致認爲K.Durant一定有6"11'+

      其實,我感覺也是如此。我剛又去nba.com官網查了一下,無奈NBA官網資料是6"9    是不是K.Durant進入NBA之後又長高許多 ??  (他們不更新資料,我們也只能用看的推測,很無奈~)

      Chun-wen Chiu大,分析書豪不應在目前階段被交易,非常有道理! 可惜美國一些有心人士耍陰謀製造假象,甚至國内一些媒體無腦的轉載,真的讓人很不悅!  希望書豪下季好好的打臉他們,讓他們閉嘴!

      加油JLin~

  3. 如果是我挑選球員, 會設計評分表輔助評估, 身高只會是其中的一個項目

     

     

    1. 哈哈,感謝 ericy0801 大~

      特別抽空製作了一個評分表,讓我我這個磕磕牙塞牙縫的文章,更來的有趣~  謝謝您 !!
      雖然看起來是一個很簡單的表格,但仔細看項目内容,可就是具有指標性意義的評分標準 !!
      的確,身高不過其中一個項目,此外,還有非常多的指標評分,遠遠比身高更重要!

      謝謝您!

  4. 現在的NBA流行的中鋒是輕型+速率快+長臂猿怪物(這一點對防守很有幫助),字母哥都有點不夠看了:

    字母哥: 身高 2.11m 臂展 2.21m

    一眉哥: 身高 2.11m 臂展 2.27m

    阿倫:     身高 2.11m 臂展 2.27m

    今年選秀狀元

    Deandre Ayton: 身高 2.16m 臂展 2.27m

    超級長臂猿在這裡:(魔術第六順位選進的中鋒)

    Mohamed Bamba: 身高 2.16m 臂展 2.39m

    被他取代的 Biyombo:

    比永博 : 身高 2.06m 臂展 2.29m

    周琦: 身高 2.18m 臂展 2.29m

     

    1. 感謝 xchao 大,特別找資料補充!

      您補充的非常棒! 尤其這張圖片。  喔喔~ 本届新秀 Mohamed Bamba 他的手真的很嚇人,真像“長臂猿”!!

      謝謝您!

  5. NBA正規賽事48分鐘, 有95%的時間,球在3公尺以下

    身高只是表象, 並不是一個絕對的限制

    在NBA場上,常常會用錯位製造出有身高差別的攻守

    靈活度+技巧+經驗+膽識 這4點可以彌補

    上季LV(201公分)面對司機(213公分)的攻守為例子(同一場)

    1. LV拿到球, 看到司機在禁區, 還是衝進去利用角度變換

       與滯空能力,把球放進

    2.LV在司機背框運球時就卡好位把球破壞掉了(球碰到司機出界)

    P.S. 再次強調,有了LV,籃網不需要可愛, 打進東決或是總冠軍, LV自然會成為巨星

    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03/mobile01-4cd82f8bce9962981b711983500bb26f.gif

     

  6. 感謝wewinlife大很精彩的看法。
    我也覺得籃網應該還會找你說的大個子。
    至於,阿倫還年輕,有機會再長高。
    字母哥進NBA後,都還有長高。
    阿倫再更壯一點,有一些三分投射能力,經驗再更紮實些就會成為籃網未來的主力先發了。
    籃網不會急著現在就把他推上的。

     

    1. 感謝校長留言肯定。
      是的,J.Allen會成長起來成爲籃網中流砥柱之一,本季應該會看到他有所爆發,期待中~
      很開心看到很多行家與豪友陸續回來Isay…
      希望您最近工作壓力有減輕許多!

  7. 剛剛看W大的標題是探討大個子身高,內容討論目前最熱的4/5號位選擇的議題,哪種身材比較能應付新一代的戰術體系,我想一個球隊五個都是LV 6-7"也是不太實際,應該就被打爆了,從LV的攻守紀錄也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但天賦是看得見~

    現階段防守最強的勇士隊,防守策略是給持球者施加壓力,阻礙投籃、切斷傳球線路,還有大量的換防,大量的溝通交流,創造出移動迷宮的防守,看似簡單,卻必須每位球員都有強大的觀察預判的能力,而非以任一位球員為主軸,才能運作這種防守。季後賽火箭vs勇士非常的經典,印象中第二戰Thompson整個專注力不足的情況下這座移動城堡就出現破綻。

    火箭在季後賽令人刮目相看的是能將防守強度提高到足以與勇士抗衡的水平!這不得不提到保羅船長,雖然他真的很髒,他的身高不高,但頂級球商加上下手快速與精準的預判能力,透過他的串連『溝通』,讓火箭防守的專注力提升,G5展現出超越勇士的防守能量,每個球員專注也預判精準。

    所以這系列的對戰,看得出球商是最重要的一環,更重要的是如何凝聚團隊的溝通與默契,在無限換防的要求下,4/5號位移動速度重要性就非常重要,尤其是橫向移動的能力,搭配臂展。對於身高是否重要,當然擁有前兩項能力身高越高越好,過矮的追夢綠也被卡獸修理,相對追夢Iguodala應該就是兼具更有思想的防守悍將。當Iguodala與保羅受傷,火箭就無法再跟勇士抗衡,這也是保羅爽拿大約的原因。

    目前籃網正在經歷勇士當初建立防守體系的過程,如上述G2有人不專注防守就會崩盤,這也是DLo不能留的原因,也是麥基容易專注度不足不能打太久的原因。籃網的進攻已經不是大問題,有了ED以後,現在亟需補強的4/5是高球商防守悍將,能爭搶籃板,如果可以有一手底線三分更佳(火箭6-6″P.J. Tucker真的很令人出乎意外),書豪已經看到籃網重點,並豪氣的宣示要成為防守總指揮的原因!

    ericy大的表格非常好,填一填就知道那個球員合適籃網。

     

    書豪加油,籃網加油!

     

    PS. 如果說得不對請略過,謝謝~

    1. song Shen 大,晚安~

      您説的/補充的非常好!

      我提到身高,只有這個元素,是很狹隘的,絕不是專業的NBA能接受的!
      反而,您提到/補充的才是更重要的“内涵”!

      沒想到我這個“磕磕牙塞牙縫”的短文,卻釣出您更具涵義深度的“精彩好文”~  哈哈哈……  謝謝您咯  🙂

      1. W大您過譽了~

        主要是看到ericy大那張表格充滿著等待他分析發文的期待,ericy大精確定義涵蓋一個面的可量測指標,搭配他對於數據高度的掌握,已經可以預期又可以看到一篇精彩的好文分析籃網~(但應該還要等到人補得差不多的時候)

        規則改變是每個球隊都一起面對的,但真正可以變出戲法的才能稱霸,勇士已經打出強勢多年,也到這次才遇到對手(丹總真的強),一直期待勇士與火箭季後賽的對決,果然沒有讓人失望,非常的精彩!裡面很多的內涵影響著這個休賽期各隊補強,我相信馬總與肯尼教練一定有很多感觸,當馬總7/1意外清出2019-20薪資空間後,我自己也在關注籃網的補強是針對進季後賽準備,還是想一次想更上一層樓,這牽扯複雜的策略。上面提到的頂多算是看了季後賽的『感覺』分享,所以一定有錯誤看法,相信如果有人可以針對ericy大的建議分析這七場對決數據,才會看到比較接近真實的面貌。

        PS. 小弟數字永遠搞不清楚,也常算錯錢,如有空W大倒是可以用那張表格分析一下嘉惠豪朋友~

         

         

        1. 是的啊,我也一直在等待 ericy 大的精彩好文~

          他對數據研究是我們 Isay第一把交椅。但先數據研究,再做出分析報告,真的很花時間,數據幾乎都使用統計,最後製作表格再上傳網頁,尤其網頁格式又很窄,大一點的表格,數據/文字就變得很小,真的很麻煩。如果研究的課題有及時性,是來不及製作分析報告的…
          您,客氣啦,數據您也研究的,嘿嘿,想釣我寫數據報告啊,我倆還是等 ericy 大的精彩好文~

  8. 我很清楚我的論點一提出就會有人批評

    我要強調的是以小博大  以靈活度換取攻守的優勢概念

    一個隊有5個LV當然是不切實際的

    但是208公分的ED Davis 扛不扛得住對方的7呎中鋒?

    就值得觀察了!

    1. 小弟一直在潛水, 可是這段討論有點看不懂

      D大說的論點有人批評是在哪一段啊???

      1. Jackie Yen 大,晚安~

        沒事~沒事~沒有哪一段~
        D大説的是微風X事,知道的人早飛的很遠很遠了~
        🙂

    2. 正在上班工作中,利用空擋優先回復 Dartagnan 大~ (請其他大大諒解一下,謝謝您們!)

      首先,非常開心看到您留言 !!

      可見您是一位非常有包容力的豪友,謝謝您!

      我想,可能“一朝遭蛇咬”有些敏感,我的感覺 song Shen 大上面留言沒有針對您~ 尤其他留言是在“獨立樓層”,不是在您後面“回復跟帖”。加上他寫的内容涉及很多方面,他談及LV純粹是補充他自己的看法與大家交流…  嗯嗯,或許不是您多心了,哈哈,搞不好是我多心了,還請大家見諒,謝謝!

      您提及:舉例LV對上司機… 我很認同您的看法,就是LV運用靈活度+技巧+經驗+膽識,打敗了比他高很多的司機。我想補充,除了您説的是關鍵之外,“運用速度戰勝高度”也是LV打敗司機的關鍵因子之一。

      您又談及:但是208公分的ED Davis 扛不扛得住對方的7呎中鋒?  就值得觀察了!

      我感覺是扛不住。我指“長時間”的對抗下,不是一次兩次,畢竟別人身高手長擺在那裏,就是比你高比你長,只要都具備相同反應與速度下,更人高手長才是優勢,這是硬指標,無法改變的。

      所以,我認爲籃網合理理想的 5 ,應該是6"11或7"0

      請參考/交流一下~

    3. 蘇大,晚安~

      您提及這個現象是“好課題”!
      網上已經很多人發表過文章與看法,或許您也瀏覽過一些…
      我真的很想現在就仔細的回復您,交流一下我的看法。

      但這個課題實在太大了,涉及很多方面,如要談的透談的深,真的“很需要時間”,我覺得一時半會是講不清楚的。(我也正在寫一篇文章,内容有部分會談及説明這個現象/這個課題)

      我這裏先簡單回復一些我的看法:
      為何現今NBA中鋒沒落了?

      我覺得不是中鋒沒落了。是現代的中鋒必須“多功能”!
      [ 我姑且以 傳統 vs. 現代 來區分説明 ]
      以前“傳統”中鋒只需要在禁區討生活,“現代”中鋒必須也在禁區(油漆區)外討生活。例如自己投 3分,或阻止封蓋對方小個子或大個子投 3分。

      最近比較明顯的例子,就是籃網沒有提出報價的OK4.
      他已經在籃網打過球,雖然是季中交易來籃網,但對籃網而言畢竟在籃網體系下打過球,對籃網體系是有所體驗與經驗,但籃網目前沒有向他提出報價,任由他變成不受限自由球員。主要OK就是傳統中鋒,他低位/背身單打是非常棒的,但他沒有3 分能力,尤其他的速度,跟不上對方小個子或大個子在 3分綫外投射,他還有一個致命傷,就是防守不好。
      OK是該年度“探花”如今成爲自由球員之後,目前無人問津,真的讓人唏噓不已…

      請參考/交流一下~

      1. WE大您好:

        坦白說並非中鋒式微,而是後衛及前鋒的怪物太多,中鋒怪物太少,另外就是聯盟規則的改變讓進攻節奏加快,所以中鋒的效用會因為"速度"跟得分效益而降低,但是這幾年已經有怪物級的中鋒出現了,我相信這兩年將會有統治級的中鋒人物出現,畢竟,如果速度相同,籃下的得分"破壞力"絕對是比三分線強大,因為它附帶了對手犯規增加的機率性,以下影片請仔細參考一下,有身高、有速度、有靈活度、有外線的中鋒是一件多可怕的事情。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QK7RkZ1ha0&feature=youtu.be

        1. Andy~

          您説的很有道理,我贊成!

          這影片真的很棒! 尤其Jason Tatum與Joel Embiid那段相互攻防片段,很精彩 !!

          謝謝您提供的精彩影片與專業看法,謝謝您!

  9. 身高高有優勢?這樣說好了,我不覺得身高高的人有優勢啊!不然為何現今中鋒沒落成這樣了。

    身高越高的人,看似很吃香,但如果都是運動員就未必吃香,怎麼說?人是有傳導神經的,人越高相對傳導也越久,所以速度會越慢,但還好手長腳長還能彌補速度問題。

    我們看看書豪就好了,為何書豪在籃下得分那麼強悍?身高比他高的人一堆啊!主要原因就是書豪的速度讓他人反應力不足。只要是瞬間爆發力的速度,越高的人往往無法立即反應過來,現今NBA籃球模式可以說是狠狠打壓了中鋒地位。

    書豪前幾天說自己已經在1對1對抗了,但自己爆發力還未達到自己理想的程度,所以要訓練自己的爆發力,這才是書豪真正得分的武器,也是能擁有第四節先生的美名。

    至於,大家都想要的中鋒,我想也沒足夠的位置給予他們上場時間,最多也是用在垃圾時間或主力輪休時上場而已,所以籃網主力應該就是如此了。至於ED能不能扛的住其他球隊中鋒,這不是重點,只要能少失分就是完美了,何況籃網替補身高都比先發高一檔次,防守上也未必吃虧多少。

    今年就只能看看籃網小將進步多少,阿倫不奢求練出三分投射,只要練出二分投射像RHJ一樣就完美了。RHJ能練出三分就真的強大了。LV穩定度能更好,投籃更準有進步就美麗了。書豪只要不受傷就是上帝保佑了。最後是羅素…能成為防守悍將,我相信這是不可能的,哈哈…。

    1. 感謝蘇大再次留言~

      書豪在籃下得分那麼強悍?身高比他高的人一堆啊!主要原因就是書豪的速度讓他人反應力不足。只要是瞬間爆發力的速度,越高的人往往無法立即反應過來, +1  🙂

      RHJ 去年季中我有看到他練投 3分的影片,
      J.Allen夏季聯賽前說:3分,是球隊給他休賽期的首要項目。
      C.LeVert 的3分真的還需要提升加强,他如想成爲明星級的球員,他 3分必須達到 38%+,上季他 34.7%  還有段距離!
      書豪,我們祝福他! 一定健康打完下個賽季!!
      您哦~  提及:羅素…能成為防守悍將,我相信這是不可能的,哈哈…。  (您知道就好!!)

  10. 第一年大洛無傷無痛卻會排輪休而且練投三分,

    後來換來了大白熊卻不給符合身價的上場時間 

    Tyler Zeller有分擔部分中鋒的時間,但感覺不夠全面

    籃網這兩年的打法, 5號位幾乎是由多人輪替的被動角色,

    籃網宣布放棄OK4的動作,也許跟阿倫的崛起有關

    (OK4跟Acy也有可能再簽) 

    阿倫:籃網需要的未來強力快速中鋒已經找到了!

    補強的LED連線,剛好跟原本的LV-阿倫連線 也可以串起連環攻勢

    籃網下季不會在練兵, 所以5號位的調度應該會更明朗下來

     

    1. 感謝Dartagnan大再次留言補充~

      説的很好!  籃網下季不會再練兵,就等 5號位明朗下來…

      加油JLin~
      加油籃網~
      進入季後賽~

  11. 選人的標準及體系戰略的改變,還有4號5號球員的式微,不得不還是得追朔到

    2001-2002:
    取消非法防守(變相開放區域聯防)、建立防守三秒規則

    2004-2005:
    完全禁止hand check

    這兩個重要的規則大大顛覆了NBA籃球的過去的球風與體系
    ,這使傳統的中鋒及強力前鋒失去了制宰NBA的地位,這導致後來很少中鋒或大前鋒可以經常得20分以上,也應該幾乎看不到類似歐拉朱萬的夢幻腳步了,就算有傳人,但也很難施展出來,因為區域聯防會把你包得不要不要的,除非外線可以支援拉開間,以及可以快速移轉球到空手球員,使得對手不太敢包夾,這樣才會有些許空檔底線利用身材背框單打,或利用腳步優勢晃開對手來進行取分,可是這並不容易(但還是有例外,比如:2013—2014年鄧肯帶領馬刺打敗熱火奪冠,仍以傳統的中鋒鄧肯為中心進攻的打法),因為區域聯防的規則開放,使得其他球員離開自己對位的進攻球員是沒有時間限制的,(但在禁區內待三秒是不行的,除非球是活的)。

    另外,完全沒有了hand check, 使得後衛,或者三分射手的優勢明顯提升,而且更難防守以速度切入及外線見長的球員,這相對的使得球隊的得分重心幾乎又再次重重的放在1、2、3號球員身上,因為他們有速度、能投外線,而這因這些規則而受惠的比如像是: 哈登、咖哩等。我想,大嘴米勒應該很扼腕沒有出生在這個年代。

    所以,現在的優先選人標準,不再是以類似鄧肯,或魔獸為優先了,因為才得兩分,而且大個很多罰球不準,用駭客戰術,大個就沒戲唱了,除非能像鄧肯ㄧ樣罰球很準。現在選人的標準是以KD為理想型,無解的二樓自走砲,1.身高越高越好,2.三分越準越好,3.速度越快越好,NBA“新三高”已成為現代籃球的顯學。

    這也是為什麼傳統的中鋒、傳統的大前鋒已經不再是像以前ㄧ樣可以風風光光的走路搖擺要吃頂薪了,但是頂新的黑心油倒是可以吃得到。

    以上個人見解,提供各位大大參考,資料如有錯誤,也歡迎不吝指正。

    1. Hi JiaHong大:

      認同您說的,因為NBA規則的改變,讓沒有投射能力的大個子,漸漸失去舞台。

      但我想補充一點,現今籃球絕對不是身高不重要, 從林書豪,Curry, 字母哥,KD… 都比傳統同位置的球員來的更高,尤其是防守上更是佔盡優勢,所以說身高當然重要!

      但主要的差異點,還是在於投射能力,哪怕是7呎長人,但能投3分的,身價自然也不會太差。

      話說回來,林還是要讓自己的投籃更穩定,進攻手段更多元,不要想靠爆發力硬過對手,林經不起再受傷了,我想看他在NBA打到40歲。

       

      1. 河童菇大大,您說的對!

        主要的差異點還是在於投射能力,
        但是如果其他條件不變,ㄧ樣的彈力、ㄧ樣的技巧、ㄧ樣的速度、ㄧ樣的體重,ㄧ樣的三分命中率,唯一身高不同,
        有6'9"的KD
        與6'3"的KD,
        請問您會優先選哪ㄧ個呢?
        他們對於比賽的攻守、關鍵時刻等的影響力是否ㄧ樣呢?
        我想您應該明白我說的,身高對於球隊的價值依然重要,
        不管是以前的NBA,還是現在的NBA,依然如此,只是現在多了手長會更優。

        林書豪是後衛,外線能力是基本要求,他對於NBA規則的改變所產生的影響力及趨勢上的了解不會亞於我們,他很早就在練三分了,只是成果不會快速顯現,另外,他的速度在聯盟是屬一屬二的,對於球隊破壞禁區可以產生很大的影響力與幫助,又不可能完全不讓他發揮這ㄧ點,他自己也曾說過,他不會改變他的打法,但會小心怎樣才不容易受傷,因為他也非常清楚,這是他其中很重要的能力與價值所在。

        非常感謝您的回覆,我們ㄧ起為書豪加油,為他祈禱能持續保持健康,並持續在NBA大放異彩!

  12. 感謝 JiaHong 大精彩的補充!

    您解説的非常詳細與專業,可惜很多豪友沒有看到…

    先跟您打個招呼,您這段精彩留言説明,我後面的文章内容可能會引用/加入,謝謝您!

    1. 非常感謝WeWinLife大大的回覆,
      我只是拋磚引玉、互通有無,而且也從您,還有其他大大身上學習到很多,這段可以拿去引用、參考,這並沒有關係,我不介意。

      對於您的熱情我也獻上我的敬意,也祝您工作順利、身體健康、事事如意,也持續ㄧ起為書豪加油!!!

  13. 基本上NBA的賽事安排是同一區之間共打4場 , 不同區只打2場

    共有86場, 多出來的4場,將減在同一區但不同分組的球隊中(例如籃網和黃蜂不同組,可能就只碰3次)

    以戰力來看, 中鋒也是屬於西強東弱的局面

    我提供上一季的中鋒攻守數據(得分與火鍋)

    前20名得分的中鋒, 東區競爭隊伍只有7名

    前20名火鍋的中鋒, 東區競爭隊伍也是只有7名(阿倫是籃網)

    再來看看上一季的28勝裡, 以下一季搶東區前8的目標來看, 最有威脅的也許是76人的恩比德跟活塞的抓猛(籃網去年面對他們都是1勝3敗)

    打巫師是2勝1敗(所以巫師簽魔獸來面對籃網?) 

    打熱火更是3勝1敗! (要不是去墨西哥吃壞肚子,4勝都有可能!)

    尼克溜馬還有綠塞暴龍都是4場全敗!(擋不住KP/Turner/Horford/Valanciunas啊!)

    籃網打公牛/灰熊/小牛都全勝(2-3勝)(進補坦隊一定要吃的)

    灰狼爵士跟拓荒者還有雷霆都能1勝1敗打平

    打勇士/火箭/快艇/金塊2場全敗(打國王2敗就很不應該了!)

    最後, 綠塞上季的成功,可以做為籃網的參考方向

    而綠塞的兩名主力中鋒,身高也都是208公分而已,4名中鋒也都不到7呎

    也許可以解釋, 為何馬總為何要網羅魔獸了! 把主要敵人的強力內線納為己用,放板凳也值得!(還可以清大白熊的空間,進可攻退可守)

    以上請參考!(勿戰)

    1. 感謝 Dartagnan 大的數據分析與心得分享~

      是的,近幾年大都是西區强於東區。上季西區就算超過5成勝率,也不能保證進入季後賽。

      NBA球賽,任何一支球隊都不是弱者,除非遇上想要坦的球隊,任何强隊如不留神或輕視對方,都很容易翻船輸掉比賽!

      下個賽季,就會見到JLin回歸了,籃網體系球員都日漸成熟,今夏書豪的好默契老隊友E.David又來助戰,深信下個賽季一定挺進季後賽! 真的很讓人期待~

  14. 籃網和火箭的比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7HuOLXvTv0

    兩隊打得很有張力,你來我往,周琦互相表現都亮眼;值得一提的是兩隊相似的打法:大量三分和切入,阿倫和周琦都被挑戰過非常多次

    很可惜渡邊雄太只出手五次而已,不過他上了先發,也許阿金這場是要看他防守能力吧

    題外話,推特有一個叫做Mitch Lawrence的體育作家(根據大林密Nathan Gottlieb說他是原Netsdaily還是NY post作家,喜歡寫爭議性的文章)正在推廣雷霆要拿甜瓜換書豪(很好笑),但麻煩的點是有很多附和他的流言–準備等台媒拿這件事大做文章

    不過書豪有提過(推文我忘了),如果籃網有任何交易都會一起通知他,包括要交易書豪,而目前書豪經紀人確認這完全是謠言而已

    Nets for the Playoff!  #NoLinNoWin

    1. 感謝 fu 大提供影片與分享看法~

      影片我看了一遍,大致如您説的那樣。

      這場球賽籃網102:109輸給火箭,雙方比分都破百,可見PACE很快,也如您説的雙方球風非常接近。

      我感覺籃網或火箭這種PACE快的球隊,是非常Open開放球員自己選擇投球時機,誠如籃網重建第一年Atkinson就説過,球員只要看到整個籃筐就可以投球。另外就是速度快,球員之間默契不好,就很容易失誤,尤其夏季聯賽,大家彼此幾乎都是第一次合作打球,在籃網這種速度快+Open的體系下,失誤多會很容易輸球,但夏季聯賽本來就不是把球賽贏輸當成最重要目標,Summer League主要是讓一些初入NBA或未得到Draft的球員有個平臺展現自己,球隊也可以從比賽中尋找遺珠的潛力球員…

      J.Allen 今年是他第一次打夏季聯盟,上場與這場他共打了 2場,可惜少了他的最佳隊友C.LeVert(推特訊息似乎他有些長期傷需要修養? 沒有上場),這 2場都看不到阿倫的擋拆之後的灌籃,可見少了一個好的控球後衛會差很多! 

      至於渡邊雄太,前 3場他都有很好的表現,已經證明了自己,我猜想教練已經心裏有底。這一場,重心可能是轉到後衛群有好幾個人與C中鋒Tyler Davis,以至側翼的渡邊雄太出手很少。6"10 Tyler Davis有很硬的身體,低位單打與身體靈活是他的長處,他第一場打的很不錯,這場遇到人高手長的周琦,我想教練可能會觀察他的防守如何?也就是他能否做好防守(低位)中軸的可能?

      看來,美國是有不少媒體人士,對書豪還沒完全認同,我想等到下季書豪帶領籃網打進季後賽,很多媒體都將“望風轉舵”!

      加油JLin~
      加油籃網~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