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對小牛是籃網本季例行賽表定的第70場比賽,很高興籃網最終成功地收下了勝利,雖然在第三節後段一度被小牛二軍拉開有近10分的超前成績,但籃網還是在老將卡洛繳出19分12籃板3助攻雙十成績帶領下,在第四節成功超車拉開與小牛的差距最後鎖定這難得的第22勝。
「22勝」雖然感覺沒啥了不起的但對籃網來說已經是過去2季(2015-2016與2016-2017)來的最佳成績了!
要知道上一次籃網可以在例行賽中拿下22勝已經是2014-15球季2/20表定第53場的事了,當時籃網陣中還有蝶龍Joe Johnson與大洛、BB等人,雖然在那個球季籃網最終也以38勝44負的成績以第8名殺進季後賽但碰上當年拿下60勝22負的第一種子老鷹(剛好是有卡洛與KA在陣中的球隊),很快就在第一輪被淘汰出局。當年那支由教練Hollins執教的籃網純粹以打陣地戰與單打為主要球風,Pace僅有92.8是當季的第24名。
這跟現今KA所打造的以小球快速球風為主的新籃網來說不管在球員組成或是球風體系上都是完全不同的二支球隊。本季籃網能在第70場拿下第22勝當然還不稱不上”重建完工”的局面,但對球團老闆與當地球迷而言都已經是一項堪稱欣慰的表現了。值得替Marks與KA等所有的籃網球團拍拍手鼓勵叫好!
本季籃網與小牛表定交手的2場對戰戲碼已經打完了,籃網非常難得的拿下2場勝仗,而小牛也是目前唯一籃網本季完勝的隊伍。之前賽程中已經拿下1勝後面還有對戰戲碼的還有灰熊、公牛二隊,籃網如果能維持過去這二場的攻守水平表現是有很大機會再次取得完勝紀錄的。
當然本季小牛、灰熊、公牛三隊狀況都不好也是目前在東西區的後段球隊,但對KA與這些年輕球員來說更多的勝場還是可以帶來更多的信心與經驗,這對即將走完第二年重建期的籃網來說是相當重要的「心理建設」。只要有明顯的進步他們都會對KA與球團給予更多的信任與服從!
這是KA「變陣」後的第二場比賽,雖然是以”背靠背”的情況出賽但籃網全場打來相當流暢,各節命中率也維持的相當好,分別是Q1-0.500、Q2-0.500、Q3-0.550、Q4-0.500的狀況,除了在防守與失誤上還有許多待加強的部分外,基本上在攻擊能量上是沒有問題。
而且在這麼流暢的攻勢下也完全沒讓人看到有任何”體力不支”的狀況,倒是小牛的老司機真的是不大能打這麼快節奏的比賽了,他今天跟RHJ對位打得相當辛苦,看到這種英雄遲暮的畫面不免還是有點唏噓。當然對小牛而言或許輸球才是最好的戰略,因為很愛對外放話的球團老闆庫班才因為講得太白剛被聯盟罰了錢,這場比賽教練卡萊爾沒把隊上主將有「北卡飛鷹」稱號的Barnes派上場也可看出端倪。
但小牛有上場的球員還是打得相當認真,其中又以跟小牛簽下雙向合約的Jalen Jones打得最積極,大約30分鐘的出賽時間以15投6中拿下16分與7籃板,身高6呎7主打小前鋒的他今天在第三節有一球在籃網禁區奮力跟JA、小哈與卡洛搶籃板,以一對三的情況下不但最終被他搶到進攻籃板而且最後還被他打進去,這讓場邊的KA看得火冒三丈,馬上就讓Acy上場把JA給換下來坐板凳予以「懲戒」。JA也甘願受罰,默默地在場邊把熱身衣穿起來,YES主播莎拉也馬上提到KA想要教育這批球員的”用心”!
我個人覺得這是非常正面的”機會教育”,愈是對那些年輕的球員愈是要早點把「場上敬業態度」給養出來,最怕就是那種年紀很輕但對輸球已經有蠻不在乎態度的球員了!才22勝的籃網是沒有給球員可以任意揮霍的那種空間與時間。KA已經愈來愈能把總教練的”威嚴”展現出來了!
或許是KA的大動作也有讓Dlo皮繃緊一些,今天這場他的表現比上一場好多了,雖然17次的出手還是全隊最多的但那種”無厘頭式的浪投”(球帶過中場就一個人投掉)已經有收斂了,但他的失誤還是讓人不敢恭維,小牛不管在”製造對手失誤”或是”抄截”都是聯盟的後段班,但Dlo一樣很努力讓自己平均失誤3次的數據能夠達標,這也讓籃網在因失誤失分上來到15分,雖然小牛跟籃網全場一樣有10次失誤紀錄但他們因失誤而失分的數據僅有9分。這場第四節看到他又被KA派上場時我真的一度認為小牛有可能反敗為勝!
威弟連續第二場由板凳出發感覺心情已經有些穩定了,雖然他今天帳面上成績比上一場差了2分(這場拿下12分5籃板4助攻1抄截1火鍋),但我覺得他這樣打才是對球隊最好的模式,也比較恢復到他本季剛開打的那個狀態(穩定不貪功 多用突襲去殺傷對手的防線)。
上半場他幾次被裁判吹判時不滿意判決的肢體動作很大,YES主播莎拉也提出他對威弟的看法大概跟我之前觀察出來的結論差不多,莎拉也說威弟愈是流露出不滿的情緒裁判就愈會吹他,他要學習的是閉上嘴專心的把場上的球打好用勝利來幫自己說話。
這讓我想起過去很多習慣性吃T(技術犯規)的選手如表弟與過去的怒吼天尊-華勒斯都是裁判喜歡挑動情緒的對象,因為有時比賽太沉悶不夠刺激所以裁判也會用他們的方式去製造一些”場上話題”,好讓媒體有炒作性的話題可以發揮。回想這些年林在場上被嚴重犯規多次但是他在性情沉穩上的功夫真的也是NBA屈指可數的極少數例子(另一個我能想到的是永遠面無表情的石佛-TD)。
下一場籃網要面對的是今天剛結束19連敗的灰熊隊(打贏金塊),所以要看看究竟籃網能不能在主場阻止整整1個半月後再次嘗到勝利滋味的灰熊了?其實灰熊狀況跟籃網有些類似同樣都是隊上第一主控受傷後讓球隊本季戰績陷入困境,不同的是灰熊過去幾年一直都是西區季後賽的常客,本季馬上掉落到墊底的窘境是讓很多球員感到灰心的狀況,希望籃網能好好運用這次變陣後不錯的能量搶下更多的勝利,為下一季打好更穩定的基礎。
頭香,感謝M大的好文分析,M大觀察很細,原來22勝已超越前兩季的勝場數了。
同意M大的看法,阿金近期對球員有愈來愈嚴的感覺,是非常正面的”機會教育”。
目前陣容使用愈來愈穩定了,這對於球員也比較好。
繼續祈禱書豪回歸後更健康球技更成熟,也為蔡董、阿金及籃網加油!
校長大大, 晚安~
感謝留言! 籃網在這場之後的每一場勝利都算是再加添新紀錄,去年此時他們還需要倚靠林的帶領與引導才能把每個人原有的潛力發揮出來,但本季沒有人可以依賴了,他們只能靠自己的努力與摸索了!
雖然我之前對於裁判對籃網這些年輕球員不公的哨音是"非常非常有意見"但上一場看了那個已經被裁判哨音寵壞的Embiid的表現後,現在我認為或許這些不友善的哨音對這些年輕球員來說也未必是壞事,至少可以讓他們早些體會NBA光鮮亮麗背後的"險惡環境"! 盡管他們在大學時代都很風光,但在這個充滿商業氛圍的聯盟裡,想要讓自己贏得"場上的尊重"(不管是來自裁判或是來自對手),唯一的方法就是用勝利來說話!
當你贏的場次愈多,別人就愈不可能忽視你的存在!籃網的年輕球員在少了林加持的本季應該能體會得更多~
繼續加油吧~
昨晚威第沒有這麼衝確實令人感到安心,另一個更令人放心的球員是RHJ,他已經變成很厲害的得分機器了–有時候我感覺像是在看年輕版的Aldridge或是Nowitzki在場上打球–真的要將功勞歸於阿金;沒有RHJ在禁區的攻防端貢獻,籃網只是會投三分和切入的球隊而已,我覺得他被籃網公關組嚴重低估
希望球隊能掌握住連勝的機會
Mike大大, 日安!
我認為今天莎拉主播在場邊談論威弟那番話絕對是有用心的,她是真的再點出"威弟"心理上的毛病,我相信威弟一定有很多親友關注他的表現,所以莎拉講的這番話一定會傳到威弟的耳中,聰明的他應該會更了解該如何打才是對球隊最好的決策! 期待他更進一步的表現與領悟~
RHJ經過KA的調教後真的有脫胎換骨的進步,本季他的中距離有很大的進步,雖然三分的水平仍低,但至少在投射上他已經脫離了大學無射程可言的窘境!
今天他對上次一等的大前鋒對手(不是76人 Simmons那種等級),他在對位上的優勢就能發揮出來了,跟林類似他也有第一步的爆發力,雖然身形比較單薄,但對切入攻擊相對有利! 當對手擔心他切入買犯時,他就改用原地拔起的高位投籃(類似勇士的Livingston),只要他夠準這種攻擊模式是很難防的!連續2場拿下20分+的RHJ如果能把這種打球模式固定下來,他就比較不會有大起大落的表現! 他比威弟好的部分是心理素質,不會有太多注意力放在裁判身上,這點他與LV,小哈都做得很好! 下季留隊的機率還是很高,因為他跟林搭配的效果很好! 看到他們的進步真的是讓人感到開心~ 期待下一場對陣灰熊的表現!!
PS: 以下留言的朋友,我要去睡了! 明天在回覆大家囉~晚安!!
第4節LV與老司機對抗的攻防兩球都成功
毫不畏懼! 展現他的實力與自信!!
YES主播莎拉也提出他對威弟的看法大概跟我之前觀察出來的結論差不多,莎拉也說威弟愈是流露出不滿的情緒裁判就愈會吹他
===
M大
如果你所說的是對的,書豪和LV在突破時的罰球比例,應該會比威弟還高。
抓出三人的突破相關數據。(威弟和LV是本賽季,林的數據是2017-18賽季)
假設A=場均突破(Drives)次數-傳球(Pass)的次數,
簡單定義突破時的罰球比率=罰球數(FTA)除以A。
實際計算出來,威弟的罰球比率=22.7%,是三人中最高的。
書豪的罰球比率比威弟低,難道是因為書豪比較會流露出不滿情緒?
如果是因為種族歧視,難道LV也被歧視了?
ericy0801大午安~
別說威弟,其實籃網的球員能受裁判青睞的人真的不多,威弟吃了多少悶虧相信有看比賽的大家都很清楚,也引起很多爭議,大家都很氣憤~
但是他在好幾場關鍵時刻想靠買飯獲得罰球機會但都落空這也是不爭的事實,其實大家只是希望威弟別太意氣用事,屢屢想挑戰裁判尺度,但是裁判死不吹哨你也沒輒,人家說好漢不吃眼前虧,當你無法改變大環境的時候,你就只能改變自己的心態了,否則倒霉的還是自己⋯識時務者為俊傑這句話自有他的道理在~
另外,數據會說話,但很多時候他又會掩蓋事實,尤其是平均值更容易忽略一些事情,就拿拉賽的數據來看,他常常第一節爆熱,後面就冷掉了,但是看平均得分好像還不錯,如果一節一節分開來看,羅素第四節的得分應該滿爛的,那如果關鍵的關門時刻你要不要放拉賽上場?他場均可是16+呢⋯⋯
回過來看威弟的罰球數,如果分開四節來看,威弟他第四節的關鍵時刻的罰球數會不會其實不如平均值那麼高⋯?
無論如何,大家只是希望威弟能更好而已~^^
與其把勝負寄託在裁判身上,還不如相信自己有能力把球投進才是王道啊~~~^^
要是我是Kenny Atkinson,我會趁臭小屁孩D'Angelo Russell的手感好的時候,讓他盡情刷數據,等他累的時候,就把他冰在板凳上,這樣數據商品包裝+勝利,就同時到手,一舉兩得啦!! 丁丁的部分,難道林書豪都沒開導丁丁嗎?? 還是丁丁當耳邊風???
ericy大大, 晚安~
好久不見! 你所提出的問題我一開始還沒法完全理解,後來我到NBA官網去查相關項目的統計時才了解可能造成有疑問的地方在哪裡?
在你提供的圖表中的A項欄位(A=突破-傳球)這個數據是沒有顯示在官網統計項目中的, 因為當球員在場上每次做「突破」(也就是"切入")這個動作時,其最終結果並非只有「投籃」與「傳球」或是「因對手犯規而罰球」這3個選項結果,還有可能發生「失誤」與「已身犯規」(如進攻者帶球撞人)或是「被對手成功打火鍋」(防守成功)的可能性!
以林在上個球季的每場平均12次的切入數據來做細部分析,這12次突破動作中
有4次林會出手投籃(平均可命中1.9球與製造出1.3次上罰球線的機會)
有4.8次林會傳球出去而且可以拿到1.2次的助攻
有0.8次林會失誤(可能是走步,也可能被對手抄掉球)
有0.7次林會被裁判吹犯規
剩下還有1.7次(1.7=12-4-4.8-0.8-0.7)會發生甚麼事,統計表上沒有完全敘述!(當然有可能被對手成功封阻下來,就像他本季受傷那次切入一樣,裁判根本沒響哨!)
LV本季每場平均有10.6次的切入,細部分析如下:
有4.1次LV會出手投籃(平均可命中1.9球與製造出1.2次上罰球線的機會)
有3.4次LV會傳球出去而且可以拿到1.3次的助攻
有0.9次LV會失誤(可能是走步,也可能被對手抄掉球)
有0.6次LV會被裁判吹進攻犯規,另外有1.6次則無數據表達!
以威弟來說, 本季每場平均有12.7次的切入,
有4.2次威弟會出手投籃(平均可命中1.9球與製造出1.7次上罰球線的機會)
有5.2次威弟會傳球出去而且可以拿到1.8次的助攻
有0.5次威弟會失誤(可能是走步,也可能被對手抄掉球)
有0.9次威弟會被裁判吹進攻犯規,另外有1.9次則無數據表達!
由上述可知,威弟在切入後選擇傳球助攻隊友較多,所以威弟切入後的助攻率有13.8%,比LV的12.7%要高!
而這跟LV切入多以攻擊籃框為目的較不相同,也因為如此LV產生的失誤率(9%)也比較高,威弟切入的失誤率僅有3.6%,也因為如此,所以你會感覺LV切入後所獲得的1.2次罰球數比威弟的1.7次要少!
如果我們把另一個後衛Dlo放進來一起看可能會更清楚一些:
Dlo本季(36場)每場平均有9.9次的切入,
有4.3次Dlo會選擇自己出手投籃(平均可命中1.9球與製造出1.1次上罰球線的機會)
有3.1次Dlo會傳球出去但只能拿到0.8次的助攻(助攻率7.9%是這4人中最低的一個)
有0.9次Dlo會失誤(失誤率9.3%是這4人中最高的一個,而且這也符合他目前每場失誤3.1次的平均值)
有0.6次Dlo會被裁判吹進攻犯規,另外有1次則無具體數據可表達!
以上資料是參考以下NBA官網的統計數據:
https://stats.nba.com/players/drives/?sort=DRIVES&dir=1&Season=2017-18&SeasonType=Regular%20Season&TeamID=1610612751
另外我想說,上一季林的平均每場切入是12次,是籃網所有隊員中唯一達2位數的球員,第2名是SK6也僅有6.5次,威弟僅有6.1次,LV也僅有5次,這表示上一季籃網這些球員真的都還很嫩,不大敢攻擊籃框! 所以林在對方嚴防下的壓力很大,切入上有這種成績相當不錯了!
而這季籃網進步到有威弟與LV都有每場雙位數以上的切入次數也證明了籃網體系中非常需要有人去完成這樣的任務,也唯有如此才能加速撕裂對方的防守!
而且有更多的人願意去做這樣的事,也可以降低林身體上的耗損,可惜的是林對自己當帶頭大哥太求好心切了,第一場對溜馬就切了17次,這樣當然容易受傷,希望下一季林復出後可以安心地把這樣的任務交給這些年輕隊友!(就連小哈本季的切入都已經上升到場均4.2次了(僅次於卡洛的5.5次與RHJ的5.1次)! 籃網全隊在動態進攻的領悟上算是愈來愈好了~
和突破(Drives)次數統計相關的項目有:
出手(FGA)、罰球(FTA)、傳球(Pass)、失誤(TOV)、犯規(PF)
理論上
突破=出手+罰球x0.44+傳球+失誤+犯規+其他(誤差項)
這裡面最不受裁判影響的,是傳球。
(出手時裁判吹犯規,會變罰球;切入時被打手掉球,裁判不吹就變失誤)。
所以在計算罰球比率時,
分母用(突破-傳球)當作”裁判有裁量空間的攻擊籃框次數”
分子如果要嚴謹考量,就是用罰球x0.44 (罰球回合估計)
同時,在把傳球扣除後,很自然也就把助攻移出討論範圍,
所以在解讀上面那個表中的數字時,不用考慮突破者的助攻傾向或意圖。
在此要表達的是,
(1)威弟被判罰後的反應,對裁判影響不大。
不常去和裁判”討論”的書豪和LV,罰球比率比威弟還低。說明了即使對裁判的判罰完全接受、不去表達意見,也未必會得到裁判的判罰青睞。
(2)裁判判威弟犯規時,未必是針對威弟,而是針對籃網這個球隊。
只不過因為威弟是籃網攻防重心(不算離開的Booker、剛來的Cunningham,威弟的攻防淨效率+6.2分全隊最高,比第二名Carroll的+3.4分高出不少),而且持球回合多,因此容易被裁判抓出來當作控制比賽節奏的點而已。
最後,個人覺得很多的突破切入,是阿金授意去做的,威弟只是去執行教練的企圖而已。
當籃網受到裁判判罰標準不公,而導致罰球很少的時候,
阿金不會說因為裁判判罰標準不公平,所以要球員減少切入、增加外線攻擊。
他只會說籃網是攻擊禁區次數很多的球隊,理應得到夠多的罰球。
在多次賽後訪問也常提到需要球員積極進攻籃框。(威弟前幾天才被點名攻擊禁區次數不夠多)。
感覺起來在阿金的想法中,不管裁判判罰是否公允,
籃網的進攻策略必須堅持-有機會攻擊籃框時,球員就應該積極進攻。
終結能力不足,可以練;裁判判罰標準,總有改變的時候。
但是球員必須堅定貫徹籃網進攻時的核心策略。
ericy大大, 晚安~
感謝再次留言~ 了解你想表達的意思,我完全同意你的看法! KA體系中球員的突破能力與膽識是必須要擁有的,就算在"Finish"上還不夠成熟,也一樣要達到讓對手的防禦系統產生壓力的效果!
我認為威弟在切入上還可以多練的是 切入後的急停中距離,這樣可以多混淆一下防守者的重心,以威弟的身體條件來說是可以做到的! 腰力與協調性比他更好的LV就適合直攻籃框~
我覺得整句話的重點應該是" 專心把場上的球打好用勝利來幫自己說話",而不要受到裁判的吹判去影響你的情緒,失去專注度,這是心態問題,就如同之前,卡洛也有給相關建議一樣. 當然如果不影響情緒及專注度,純粹是心理戰,要引起裁判關注,也是ok的,只是關鍵球時,不要將勝負寄望在裁判的哨音上….
obser大大, 晚安~
感謝留言! 針對YES主播莎拉的場邊說明威弟的狀況,我想你的理解是正確,卡洛其實更早之前的比賽也說了"類似的話"來試著來開解威弟,其實犯規與哨音這檔事在目前的NBA賽事中慢慢有轉成"工具"的味道,跟過去的"標準"是很不一樣的!
80年代NBA也有很多肌肉棒子,很多教練都以"鐵血防守"為號召,有時球迷進場就是想看這種肢體對決戲碼,籃下雖然衝撞的激烈,但犯規的不會不認帳,沒被犯規的也不至於去"演戲"!對決上比較有男子漢的味道~
現在NBA真的少了那股味道! 太多的買犯與假摔真的失去了籃球原本的意義,特別是連7呎巨漢都開始"演戲買犯"時,真的有點讓人反胃~
威弟真的不需要"太著墨在練這種招數上",他身體素質很好,多花點時間把切入後的中距離練好,就已經很無敵了!
阿金如果對球員的有要求,他會明確說出來。
威弟也說過,他會完全照教練的指示去打球。
印象中,阿金對威弟的進攻,只提過不要後撤步三分、要積極攻擊籃框;
沒有說過最後關鍵時刻,不要去攻擊籃框 (把勝負放在裁判手上)。
如果阿金對真的對威弟在關鍵時刻,去攻擊籃框有意見,
在前面幾十次的賽後檢討,就會跟威弟說了。而威弟也不會不照辦。
因此,如果說在關鍵時刻去攻擊籃框,這件事是不適合的,
那麼威弟的鍋在於終結能力的不足,但是進攻策略的鍋是阿金該揹的。
ADD 【公告-M大專用】2018.03.18 CBA四分之一決賽-山東-江蘇..
KK大, 晚安~
謝謝~我主要也是看看Dmo打球的近況如何?看來他維持的不錯! 手感與步法都還是跟以前一樣犀利,因為CBA強度比較弱,他只要能維持住過去的球感就很棒了! 重點是不要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