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
上一季(2015-16),就提知道這一季(2016-17),工資帽及奢侈稅雙雙大幅調漲,之後,每一季的工資帽及奢侈稅,也都有專家提前計算好。
因為預期心裡,加上先前聯盟讓各隊以為2017-18的工資帽及奢侈稅更高,所以,這一季很多隊都太早預支了。
後來聯盟推翻了先前每一季的計算方式,調降了2017-18工資帽及奢侈稅。
理由是「NBA球隊在今夏像瘋了一樣,競相在自由球員市場上撒錢,聯盟顯然也覺得這一現象過於誇張了,於是他們重新對2017-2018賽季的球隊工資帽做出了調整」
把原先計算好本季的工資帽從1.07億美元降到了1.03億美元,相應的,奢侈稅線也從1.27億美元降到了1.25億美元。雖然下一季是微漲的,卻比預計還要低,接下來的幾個球季,可能也都會推翻之前計算的漲幅。
但,已經有滿多隊,在2017-18球季,自由球員出清後是透支的,透支球隊比這一季多,原因就是很多合約簽約或匹配,一次就是多年合約,而且常常都是每一季5%、10%的增幅。
這就好像我以為我這個月可以賺5萬元,然後下個月可以賺6萬元,之後每個月都更高,於是我就先透支了。後來才發現,我下個月並沒有賺這麼多,所以,我沒錢了。
而其中最麻煩的是勇士隊,他們下一季庫里是自由球員,而KD可能會再跳出來簽大約(預計能簽3000+萬),他們現在的情況要一口氣留住兩個人,要花的會比當初預計更多。
因此,各隊想不想要庫里、想不想要KD?這兩位球員也沒保證一定會留下來,如果有這1/100的機會,球隊本身也有吸引力,卻拿不出錢,會不會很嘔。
另外,就是快艇的葛瑞芬跟CP3,也是今夏的大魚,他們如果跳出合約,不一定會留在快艇,也是有機會到別隊的。
本季想要更上一層樓的球隊,有些操作不是為了本季,而是提早為了下一季而準備的。
2017-18 重點自由球員
個人覺得下一季的重點自由球員
- 杜蘭特(Kevin Durant):1+1(球員)
小前鋒,6呎10吋,28歲,NBA資歷8個球季,本季年薪2600萬。 - 庫里(Stephen Curry):自由球員
控衛,6呎3吋,28歲,NBA資歷8個球季,本季年薪1200萬。 - 保羅(Chris Paul):1+1(球員)
控衛,6呎0吋,31歲,NBA資歷12個球季,本季年薪2200萬。 - 葛瑞芬(Blake Griffin):1+1(球員)
大前鋒,6呎10吋,27歲,NBA資歷7個球季,本季年薪2000萬。 - 洛瑞(Kyle Lowry):1+1(球員)
控衛,6呎0吋,30歲,NBA資歷11個球季,年薪1200萬。 - 伊巴卡(Serge Ibaka):自由球員
大前鋒,27歲,6呎10吋,NBA資歷8個球季,本季年1250萬。 - 提格(Jeff Teague):自由球員
控衛,6呎2吋,28歲,NBA資歷8個球季,本季年薪880萬。 - 好樂迪(Jrue Holiday):自由球員
控衛,6呎4吋,26歲,NBA資歷8個球季,本季年薪1100萬。 - 伊凡斯(Tyreke Evans):自由球員
得分衛,6呎6吋,27歲,NBA資歷8個球季,本季年薪1000萬。 - 波特(Otto Porter Jr.):受限自由球員
小前鋒,23歲,6呎8吋,NBA資歷4個球季,本季年薪590萬。 - 韋德(Dwyane Wade):1+1(球員)
得分衛,6呎4吋,35歲,NBA資歷14個球季,本季年薪2300萬。 - 孟羅(Greg Monroe):1+1(球員)
中鋒,6呎11吋,26歲,NBA資歷7個球季,本季年薪1700萬。 - 波普(Kentavious Caldwell-Pope):受限自由球員
得分衛,6呎5吋,23歲,NBA資歷4個球季,本季年薪370萬。 - 海沃德(Gordon Hayward):1+1(球員)
小前鋒,6呎8吋,26歲,NBA資歷7個球季,本季年薪1600萬。 - 衛特斯(Dion Waiters):1+1(球員)
得分後衛,25歲,6呎4吋,NBA資歷5個球季,本季年薪300萬。 - 羅斯(Derrick Rose):自由球員
控衛,6呎3吋,28歲,NBA資歷8個球季,年薪2100萬。 - 希爾(George Hill):自由球員
控衛,6呎3吋,30歲,NBA資歷9個球季,本季年薪800萬。 - 加里納利(Danilo Gallinari)::1+1(球員)
小前鋒,6呎10吋,28歲,NBA資歷8個球季,本季年薪1500萬。 - 普拉姆利(Mason Plumlee):受限自由球員
中鋒,6呎11吋,26歲,NBA資歷4個球季,本季年薪230萬。 - 賈索(Pau Gasol):1+1球員
大前鋒/中鋒,7呎,36歲,NBA資歷16個球季,本季年薪1550萬。 - 諾威斯基(Dirk Nowitzki):1+1(球團)
大前鋒,7呎0吋,38歲,NBA資歷19個球季,本季年薪2500萬。 - 萊恩(Alex Len):受限自由球員
中鋒,7呎1吋,23歲,NBA資歷4個球季,本季年薪480萬。 - 麥克勒姆(Ben McLemore):受限自由球員
得分衛,6呎5吋,24歲,NBA資歷4個球季,本季年薪400萬。 - 蓋伊(Rudy Gay):1+1(球員)
小前鋒,6呎8吋,30歲,NBA資歷11個球季,本季年薪1330萬。 - 雷迪克(J.J. Redick):自由球員
得分衛,6呎4吋,32歲,NBA資歷11個球季,本季年薪740萬。 - 格林(Jeff Green):自由球員
小前鋒,30歲,6呎9吋,NBA資歷9個球季,本季年1500萬。 - 伯克(Trey Burke):受限自由球員
控衛,24歲,6呎1吋,NBA資歷4個球季,本季年薪330萬。 - 諾爾(Nerlens Noel):受限自由球員
中鋒/大前鋒,6呎11吋,22歲,NBA資歷3個球季,年薪440萬。 - 考弗(Kyle Korver):自由球員
得分衛/小前鋒,6呎7吋,35歲,NBA資歷14個球季,本季年薪520萬。 - 奧利尼克(Kelly Olynyk):受限自由球員
大前鋒/中鋒,7呎,25歲,NBA資歷4個球季,本季年薪300萬。 - 藍道夫(Zach Randolph):自由球員
大前鋒,6呎9吋,35歲,NBA資歷16個球季,本季年薪1000萬。 - 艾倫(Tony Allen):自由球員
得分衛/小前鋒,6呎4吋,32歲,NBA資歷13個球季,本季年薪550萬。 - 卡特(Vince Carter):自由球員
得分衛/小前鋒,6呎6吋,40歲,NBA資歷19個球季,本季年薪420萬。 - 伊古達拉(Andre Iguodala):自由球員
小前鋒/得分衛,6呎6吋,33歲,NBA資歷13個球季,本季年薪1100萬。
補充說明一下:
很多人以為球團有錢,就能在自由市場,任意的撒錢給自由球員,反正老闆有錢,最後只要繳奢侈稅就好,這個觀念是錯的。
規則上並不是這樣的,這必須要考慮到小市場球隊的競爭力,因此,牽扯到工資帽,超過工資帽還能再開價的,只有各種特例,像是鳥權、早鳥、中產、老將底薪等等…通常都是因為這些特例,才讓球隊的團隊薪金超過奢侈稅的。
一般球隊如果團隊薪金頂到工資帽,就無法再開價給其它自由球員,也就必須要遵守規則了。
球隊想要開價給自由球員,都必須要確保自己的薪金低於工資帽,且有足夠的空間來操作。
假設,黃蜂隊本身團隊薪金,距離工資帽還有500萬,想開給勇士的自由球員伊古達拉,最多也就只能開出500萬的價碼,這就是規則。不能想說反正我有錢,我要開1000萬去搶人,最多就是繳奢侈稅而已,這是錯的,這操作也是不被允許。
所以,了解自己有什麼特例可用,留有愈多薪金空間,在自由市場操作,就愈有利。

校長分析的很詳細,非常感謝!
neng大~
早安,真是客氣了。
本來我是要寫別的,但,這篇可能比較好寫,就先寫了。
我前天有新工作進來了,所以,我要利用這幾天,先弄一下我自身的工作。
明天要去喝我表妹的喜酒…不然很想看明星賽,看威少搶KD的球,哈哈哈~~
現在只能看重播了~^^
版大~
明星賽好像是周一(2/20)早上9點,不是明天呦~~^^
魚~
下午好,感謝你的訊息。
呵呵~~那就看直播了。
明天回來再開聊天室。
後天就當看樂趣的。^^
校長好,金塊後是對上勇士,是背靠背的比賽,是不是應該要再多出一題競猜的。
Katherine~
晚上好,啊~對喔!
我沒注意到,謝謝你,我立刻多開一題競猜。
還好有你們幫忙注意。
簡單來說,
NBA的薪金空間可以分三塊:軟空間、硬空間和貴空間。
軟空間可以隨便花,想怎麼用就怎麼用(所以軟空間最珍貴),
硬空間是在軟空間花光之後,必須符合種種條件的特例才能使用,
貴空間則是連硬空間都花光了之後,還要再用(一樣要符合條件)就要另外再加付奢侈稅(非常貴)。
NBA在這方面的規則比MLB嚴很多,
各家總管能玩的空間就相對小很多,
所以NBA交易和合約的可預測性很高,誰是可交易,誰是無法交易,
這個球員丟出去誰有機會接手,幾乎都是固定的,
也是NBA球迷要進入內行必學的門道。
(當然也會有意外,這就是有趣的地方了)
感謝酒中狂士的補充說明…
說的很好,我剛剛簡單的製了張圖,應該就是長這樣了。
軟空間、硬空間、貴空間
我一直想用更淺顯易懂的方式及舉例讓大家懂這些規則及術語什麼的。
有時候會大家在看這些規則時,會看到硬工資帽、軟工資帽,其實都不難懂的,只是用語關系,理解後就慢慢會了解薪金這些事了。
好圖~讚
酒中狂士~
感謝稱讚。^^
感謝校長好文~增長知識了!
河童菇~
下午好,客氣了,希望大家能相互交流,互相成長。
真的是長知識了
後面補充的地方跟我原先以為的有很大的出入
看文章學到很多
感謝校長的解釋
ericWu~
下午好,客氣了。
我常整理大補時,都會看到我整理的新聞下方的留言。
很多人的觀念好像就是要開價給某個人,錢不是問題,為什麼不開高一點。
趁今天回留言時,已經寫了一大部份了,就順便整理出來,讓大家了解初步的概念。
還有很多細節跟特例,包含林書豪簽這個2+1也是有他背後的意思在。
有機會再慢慢分享了。^^
謝謝Hunter大整理的資訊~ 看來季後的自由球員爭奪戰很有趣!
song大~
下午好,各隊都會鎖定一些最缺的球員。
也一定會有優先順序的…
雖然有些明顯會留在原隊,但,有些就不一定了。
所以,季後自由球員也是滿有趣的。
但,還是先關注季中交易。^^
1.「已經有滿多隊,在2017-18球季,自由球員出清後是透支的,透支球隊比這一季多,原因就是很多合約簽約或匹配,一次就是多年合約,而且常常都是每一季5%、10%的增幅。」
你是不是漏算了鳥權啊?有些球隊的薪資總額都超過上限但一些續簽跟匹配的球員,因為原球隊擁有鳥權,所以在薪資空間的總額佔是0,以今年為例其實就有超過一半的球隊實質薪資總額超過上限,這裡面的彈性是很大的。
2.關於簽自由球員這件事,其實就好比是簽樂透,我們都知道簽樂透中了頭獎可以賺大錢,但不是每個人都會選擇去簽樂透賭中頭獎的機率,更不會有人為了賭中頭獎,而立刻就把手上的身家通通變賣掉拿去簽樂透。(當然我們總知道會有那麼一兩個自信過盛的傻瓜,但你不是總會碰到這種人)而且因為有我上述提過的鳥權,對於東家(也就是母隊)的優惠很大也間接削弱了大咖在自由市場上的薪資熱度,以你舉的前10個自由球員為例,只有兩個母隊沒有鳥權。
3.自由市場在7月開市前,一樣可以交易球員,如果真覺得有哪個球員非得在開市前賣掉,到時候再處理一樣可以。
用鳥權簽沒有不佔薪資總額,
只是加的順序排在最後,先算其他人再算他而已。
所謂透支就是既有合約的球員已經把空間佔滿了,
球隊沒有能力再去簽新的球員。
也對,應該說是有算在薪資空間裡,併計入含奢侈稅的部分,但計算上限的時候則是延後加成並且允許超過的,所以多數球隊在補強時,都還是以奢侈稅線作考量,因為只要非鳥權的球員相加未超過上限即可,很多球隊計入以鳥權續約的球員早就超過了。
而如果透支僅是單只有球員把名額占滿的話,球隊通常會先從非保障名額或是薪資年限較低的球員下手直接裁掉
Sai~
晚上好。
先謝謝酒中狂士這麼專業的回覆。
感謝你的留言,交易沒有絕對,只是覺得交易機率高而已,也沒一定準的。^^
蓋伊(Rudy Gay)受重傷,不可能跳出來;反正,也沒人要,國王要哭哭了,不然,就是裁掉蓋伊(Rudy Gay),乖乖付錢了事。
Ku大~
感謝你的訊息。
的確,蓋伊(Rudy Gay)在1/20日左腳阿基里斯腱撕裂,將動手術治療,本季也宣告報銷。
他原本今年季後打算提前跳脫合約成為完全自由球員,但由於受傷需要很長的恢復期,蓋伊可能會選擇留在國王養傷。
表弟被交易到鵜鶘~
這樣少一個大麻煩.大炸彈
蓋伊…應該很高興會留在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