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白兔的胡蘿蔔翻譯如下
夏洛特黃蜂隊:肯巴沃克對林書豪的影響
儘管同樣的位置上有了肯巴-沃克,夏洛特黃蜂還是簽了林書豪,現在他們開始出現問題,球隊承受由此帶來的痛苦。
林書豪本來打算在夏洛特黃蜂完成職業重生,所以簽下這個合同以便讓他能夠展現自己的才華,以便在下個夏天獲得收穫。然而,肯巴-沃克和主教練斯蒂夫-克利福德讓林書豪很難展示自己的能力,現在他又回到了那個他一直試圖避免的位置上。
以前每一次,林書豪都發現他受阻於一個霸著球權的球員(和一個支持這樣做的教練),讓他難於發揮自己的強項。在紐約尼克,是卡梅隆-安東尼和麥克-伍德森;在火箭,是詹姆斯-哈登和凱文-麥克海爾;而在洛杉磯湖人,是科比-布萊恩特和拜倫-斯科特。
教練克利福德在賽季開始的說明,讓人們相信這次會有一些不同,主要是要讓沃克和林書豪一起打球(根據夏洛特觀察)有兩個擋拆球員在場上總歸是好事情。
這樣你可以在一側給防守一些壓力,然後轉移到另一側。這樣可以像金州勇士一樣創造更大的空間。你有斯蒂芬-庫里在一邊,這樣防守必須放在這邊,然後,你另一邊有克萊-湯普森具有很好的空間表現。
這就是肯巴可以幫到林的,也是林可以幫到肯巴的。
理論上聽起來不錯,不過實踐上,林書豪在肯巴身邊打球很難受,最後不出意料地被送到了替補席上
林的總體數據很穩定,但是並不特別,平均每場10.4分,2.6個籃板,2.9個助攻,上場22.5分鐘。他的命中率為,40.9%/31.4%/80.6%,這個並不是林的真實能力,主要原因就是和沃克一起打球。
表格內容為:林書豪和沃克一起的時候,場均9.7分鐘,命中率34%,三分命中率22.2%,0.8個助攻,3分,正負值為-0.3,進攻效率為100.1,防守效率為98.6.
沒有沃克在場上的時候,場均12.9分鐘,命中率44.8%,三分命中率36.4%,2.1個助攻,7.4分,正負值為+3.2,進攻效率為107.4,防守效率為96.5.
每個主要的數據都暗示,作為主要的組織者的時候,林書豪的表現更好。當沃克在場上的時候,林書豪的使用率為17.8%,當沃克下場的時候,這個數據就跳到了27.4%。所以當林可以掌握這艘船的時候,你不會驚訝黃蜂能多得3.5分(指的是正負值)。
我不認為是肯巴把林書豪封死了(至少不是故意要這樣的),不過林的一項能力就是利用他的敏捷能夠進入到油漆區,給防守壓力。然後林書豪可以決定是送到外面的空位,還是給籃下空了的大個子扣籃,還是上籃。
當我在做研究這個問題的時候,找到的兩個可能是最能說明問題的數據是:林書豪和沃克一起的時候,3~16尺的投籃為9投3中(33.3%),而沒有沃克在的時候,林書豪3~16尺的投籃為20投13中(65%)。
有沃克的時候,林三分線外投籃為18投4中(22.2%),沒有沃克的時候,林書豪三分投籃為33投12中(36.4%)。
他(林書豪)需要能夠給自己和隊友創造機會,而不是放在外圍作為誘餌(這是他效率最低的地方)。儘管不可否認的是,那個數據中,當沃克在場下的時候,林投中的12個三分球,其中9個是受助攻的三分。
當沃克不在場的時候,黃蜂全隊可以看到助攻率提高了7.6個百分點(達到62.5%),增加了2.1個助攻,球隊的有效命中率和真實命中率提高了(4.4和4.1個百分點)。球隊的進攻效率上升3.3,而防守效率提高了7.5。
林書豪自己很好地說了這一點,(在一次和紐約Post的MarcBerman的訪談中):
上帝做事情很有趣,夏洛特並不在我主要的前六隻目標球隊中,不過我卻到了這裡。這就是對我來說最後的結果。事情總是以我從來沒想到的方式結束。我並不驚訝,不過如果事情很順利的時候,我倒是會很驚訝了。
這也不是我們曾經想象方式。克利福德教練和黃蜂需要清醒過來,認識到他們用一個錯誤的後衛讓球隊卡住了。林已經27歲了,他已經沒有時間找一個能夠讓他很好表現的教練和球隊。
以下是讀者的留言:
spark spark說:
就像他們說的那樣,你可以用數據說明任何事情。不過當你使用數據並不是想要說明什麼的時候,你會發現數據之間是不一致的,你一定要記住這一點。事實上,今年,每一次林在場上打出一波流的時候,下一場(下一系列比賽)馬上就會被克利福德叫回去。
季前賽就很明顯,雖然人們說季前賽不作數,PJ海爾斯頓被放到首發位置上,只有克利福德能認為這樣做說得通。然後林得到了不出奇的25分鐘上場時間,並終結第四節。突然間,林連續兩場手感很好,11投6中和11投7中,並在場上帶領球隊得分,緊接著後幾場,他的時間被縮減到17分鐘。
林的下一次爆發是在加時的時候,得到了加時中15分的8分,取得了勝利,然後下一場比賽馬上壓縮到20分鐘以下,最後對陣金州勇士的時候下滑到13分鐘,而這場比賽,肯巴沃克不僅僅在進攻端表現糟糕,而且在第三節的時候被庫里拿了28分。
作為教練,在什麼情況下你才會拯救你的球星免予尷尬,而把林換過去被羞辱,或者也許林能夠影響他,把他的勢頭將下來。是的,克利福德,無論這一年你如何提到林的防守有很大的提高,也沒有讓林對上庫里一分鐘。
結果呢?肯巴沃克被庫里一節爆了28分。他要傷心很長時間了。什麼樣的教練能讓這種事發生在自己的球星身上?開玩笑吧?
我只希望這篇文章除了提到林,還要談到巴圖姆。作為克利福德指定的組織者,並沒有找到這個賽季命中率50%的底角三分林。
這說明什麼?這一個也是克利福德和巴圖姆的問題。這一年多少次巴圖姆有15投6中或更差的數據?我打賭不用看就知道比六次多。說的更直白一些,我說的就是比15投6中還要差的比賽。
林和其他人一起的時候有很少的時間能夠支配,就這樣也拿到了出眾的數據,然後他就因此受到了懲罰,這很明顯。作為籃球運動,你完全可以看到這些,這個從籃球智慧中解釋不通。隨著蘭姆的出色表現,我能看到林會在分位上得到更少的時間。
不過當某人換到小前鋒的位置上來,要知道PJ到目前為止是失敗的,而且完全是隻消耗上場時間而沒有產出,所以作為分位和空位的輪換,我不覺得林的上場時間應該是25分鐘以下。
當他的PER達到聯盟第七的時候,克利福德開始削減他的上場時間。他想盡各種辦法讓降低他的平均得分。這些都是事實,非林密也能注意到這一點。作為籃球迷,林真的在帶領第二陣容嗎?什麼時候才能這樣?
TK Wong 回覆spark spark:
是呀,你說的都是真的。不知道克利福德和管理層怎麼想的。根本沒有因為林有一場好球而獎勵他。根本沒有誠實地給予他第六人的時間。看了比賽就知道主要有兩三個隊友在排擠他。給其他人擋拆卻很少給林擋拆。上帝因為林的忠誠而祝福他。上帝給予了他力量和智慧讓他能夠忍受雙重標準和不公平。
我頂你,林根本沒有機會單獨帶領第二陣容。今年一次都沒有。只是在季前賽的時候,在中國和主場的時候有一次機會。在場上總是巴圖姆和肯巴做控衛的角色,而他們應該在第一陣容的。
JoMo33•9說:
邁克爾的數據很好地映照了你比賽中看到的東西。在林簽約的時候,我滿懷希望,不過儘管克利福德曾經斷言肯巴和林都是很好的擋拆球員,我還是說,林是(兩人中)唯一一個知道如何打擋拆的NBA級別球員。
肯巴完全是一名得分第一,傳球第二(而且只有在他沒辦法偷懶的時候才傳球)的單打型控衛,這一點讓他和林同時在後場的時候對林產生了影響。當他手感好的時候,肯巴確實不錯。而手感不好的時候,就像對陣金州,他還是不會想到傳球,就是一個勁兒地投籃。
當然林沒有球的時候,他的效率很平庸,因為他沒有穩定的外圍投籃。而且,黃蜂的大個子手很硬,在擋拆的時候表現很笨拙,所以我覺得克利福德完全在耍我們。
克利福德最喜歡的球員:Big艾爾,肯巴,巴圖姆和蘭姆都在考慮自己的投籃,而且只有巴圖姆會傳球,而且最近幾周來他的傳球也越來越少。
好像我提到的每個人都覺得他自己是第一投籃選擇。我覺得如果黃蜂向著更多動態得分手的方向前進的話,big艾爾將最後離開,而未來幾年只有巴圖姆,肯巴和蘭姆才會是球隊未來的核心。
原貼:林旋風吧
http://tieba.baidu.com/p/4197433451
翻譯by: @吃白兔的胡蘿蔔
原文:Charlotte Hornets: Kemba Walker’s Effect on Jeremy Lin
作者: Michael Dunlap
只有失敗才會被檢討,林的上場13分鐘,沃克的16投2中,黃蜂的大敗…老八地位危危可即……好戲即將上場,明天千萬別錯過….林鬥公牛!!
如果還是不能重用Lin!給予適當的球權!黃蜂將迎接開季第二次的三連敗!
看到板上如此清楚明白的分析文,實在很不想面對……在isay專區…Hunter板大以及各位豪朋友…我們總是用正向、樂觀的態度互相扶持著、鼓勵著,我們持續支持書豪,默默給書豪正能量,但這文章卻是那麼直接的把實況說了出來,看的我心裡好悶啊!搖著頭嘆息這些事實,最近幾場比賽彷彿看到歷史又將重演,不是吧上帝老天爺?!
也許有些豪友也有相同感受,在這裡我想和大家分享個人體悟…35年人生經驗告訴我,會發生在我生命中的事,就是「該發生的事」!如果我準備好了,事情就會順利,相對的,事情若不如我意,代表著我還不夠努力,因為我還沒準備好可以得到成功,屢 事 (試) 不 爽! 真的!!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要成為NBA球員本非易事,更何況書豪與我們心中所想…乃是更高成就~「明星中的明星」!一次「天時地利人合」造就了當年紐約林來瘋,後續幾年書豪的一切努力,正是等待著迎接再一次奇蹟發生!無論如何,這些都是磨鍊!堅持下去才有成功的可能!希望大家繼續保持正向,書豪需要我們的正能量!
持續幫林書豪加油!p^O^q
盡其在我啦,NBA本來就是個人英雄主義至上,加上球星 人事 種族 等等 issue 實在太複雜,all I can say is WTF.
想到一個 idea, 可以成立一個基金買下一個球隊,J Lin 簽下做全職控衛,再找合適體系的教練…etc. 不用再分析 或 預測了,想半天結果常常不近人意,就要掌握在可行的手中。不是開玩笑,創投就是這樣來的,想想華人有多少,而且這是投資,可以賺錢的 。